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网站 !今天是: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教师风采>>教师园地>>文章内容
巧裁妙取新语用,知易行难创新人——《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11-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志华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捷克的卡尔·恰彼克。文章以诗一般的语言向人们描绘了具有“牧场之国”称号的荷兰美丽的田园风情。文本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美,同时还有一种自由的美。你可以看到,这里有一望无边的绿草,有成群的牲畜,有纵横交错的运河,有大片大片的郁金香,还有无比清新的空气……一切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与安宁,幸福与祥和。在这里,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和谐与美妙。
虽然文本展示的异域风情很美,文字很美,但是学生不一定能在内心描绘出这样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特别是题目就以“诗情”冠之,学生很难理解。揭题时我便告诉学生,看到这个“诗情”两字你可以这样想,诗画同源,诗情就是画意,当你看到一个句子描写的很美,你可以在心里想象出这样的一幅画面,你就能理解这样诗意的句子了。
学生在初读以后,我便让学生结合“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来谈谈,你读懂了什么?课文为你展示了一幅什么图?学生被教扶着慢慢走近荷兰,徜徉在精美的插图和文字中,慢慢读懂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草原图,奶牛图,骏马图,牲畜图,挤奶图,夜晚图。然后体会到田园风光的旖旎和天人合一的和谐安详。为了让学生对诗情有更直观的体会,我还尝试把最后几句话的排列进行重新编排,变成诗歌体:
“狗不叫了,
圈里的牛不再发出哞哞声,
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沉睡的牲畜,
无声的低地,
漆黑的夜晚,
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
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再让学生读PPT展示的这个小节,学生发现原来文本真的像诗歌一样有韵味儿。
课文最后,我提出仿写的要求,让学生尝试运用文本中自己喜欢和有关联的句子,抽丝剥茧提炼出来,作为新版田园诗情的诗歌素材,再创作。
有学生这样写:
《田园诗情》
荷兰
水之国 花之国
牧场之国
在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
牛犊跑前跑后
活像顽皮的孩子
老牛仪态端庄
好似牛群的家长
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
鬃毛迎风飞扬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
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黑色的猪群不停呼噜
成千上万的小鸡
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
安闲地欣赏着
这属于他们自己的王国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只是一个学生的尝试。其他的学生也都迎难而上,在文本中精心挑选自己的创作要素,虽然写诗很难,但都跃跃欲试,凝心聚力构思并写出了一篇篇文质优美的小诗。感觉这课的尝试很不错,因为有了提前的理解,有了优美的素材,再加上学生的自我发挥,还真写出了荷兰的田园诗情。(吴志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