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实实行走
——低年段语文教研组总结
按照计划,本学期我们低年段教研组全体老师,积极响应学校的改革,进行了小班化实验教学,并在教学实验中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行走着。
首先,寻找路子,研讨法子。
小班化教学如一缕春风吹到了嘉小人心里,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换汤不换药的走形式。为了更好的进行小班化实验,我们采用了走出去转回来的方式,即走出家门,走向兄弟学校,向那些先进的优秀的老师学习,听课研讨听讲座,加深对小班化教学的认识和了解,然后转回来,回到学校,不能只说不操练,我们在自己的学校里进行相关的教学研讨。虽然同在一个学校里,但是,每个人的经验不同,智慧不同,集各人智慧之大成,促进小班化教学实验蓬勃发展。另外,作为一个小班化教学实验人,能积极参与备课、发帖和论坛的讨论,认真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认真进行网络备课改进课堂教学的维度。在每天的常规教学中,能按照小班化课题实施教学要求,在课堂上我们渗透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关注每一个孩子,以学生为本,让每个孩子得到发展。
其次,注重平时,狠抓实效。
1. 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我们进行了oa系统网络集体备课活动,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参与备课、研讨,从各语言点的分析到课文难点、重点的把握,从教学方法的应用到学生学法的研讨,提出自己的更改意见,点点滴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2. 我们的教研活动立足于人人参与,全员提高。这学期殷文静老师和高斐老师分别承担了教学公开课。在研讨活动中,开课的教师积极准备,虚心听取建议;评课的教师们踊跃发言,不伪饰、不做作,真心地帮助献课者。
本学期,教研组配合教导处从备课、上课、听课、批改、辅导、反思入手,全面落实教学常规。特别是每月一次的教育故事和反思评比,每个老师都积极参与并有多篇文章获得学校评比的一二等奖,还有数篇被登载在武进教育网上。
再次,发展是硬道理。
为了营造书香班级氛围,学校给每个班级成立图书角,并进行图书设置,也对各个年段的阅读书目做了规定。本学期,一年级不仅有共读书目,还在征得家长同意后,让每个学生买了一本《好妈妈儿歌400首》,进行课后亲子共读,读书积极的孩子已经背诵了一百多首儿歌,大大积累了语文课外知识。
积累有成效。在12月份,开展了“与黎明共舞”诵读活动,每个班精心准备了各自的活动,或诵读《三字经》、《弟子规》,或者是充满童趣的故事诗歌,一个个节目让前来观赏的评委老师啧啧称赞。另外还开展了 “古诗词考查”,让抽查到的学生将一个学期的所得尽数展现出来。
小班化教学实验,不仅发展了学生,也丰润了教师。在教学实验活动中,每个教师都在积极研究并反思,撰写论文心得体会,如:丁锁英撰写的《班队管理“几多”》获得2011年度武进区少先队优秀科研论文评比三等奖;蔡文娟写的《我的教室我做主——浅谈教室文化》获得2012年度小学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周琴妹写的论文《精心打造小班文化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分别获得2012年度小学德育论文评比和武进区小班化班集体建设论文评比一二等奖;殷文静写的《小班环境下的德育探索》获得2012年度小学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另一篇《让每个孩子从小丰润、富足起来》获得武进区小班化班集体建设论文评比一等奖;高斐写的《解放个体,让班级活动更给力》获得武进区小班化班集体建设论文评比一等奖。另有多篇教育故事反思中武进教育网上刊登。
再回首,知不足,然前进。
一个学期,很快!作为我,甚至感觉还没有准备好就结束了,对于教研组工作自然也是没有更加深入地去准备,去组织。对于下学期,我想应该在学生的阅读方面更加有方法,更加投入。加大学生的积累量,多读儿歌,读好课外书,拓宽他们每个人的视野。
我们相信,在总结本学期工作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下学期我们将继续努力,把工作搞得更好,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吴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