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泽中心小学音乐教学常规
为了更好地实施《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规范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研教学效益,根据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常规。
一、教学计划
第1条 制订教学计划之前,首先要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明确各学段的目标与要求;其次,要熟悉全册教材的内容,了解本册教材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作用,理清本册知识的脉络,明确本册教材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第三,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2条 教学计划的制订应有以下内容:
教学目标,是指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要从知识、技能、兴趣、交往、学习习惯等多方面考虑。
班级情况分析
1、对各班的整体情况作出客观的分析。
2、对班内的学生作具体分析。
教学措施;应根据教学目标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教学进度,应有周次、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等项目。同年级的教学进度应统一。
二、备课
第3条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进一步端正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第4条 认真钻研教材,了解、熟悉教材的编写体系、知识结构与知识、技能要点,了解教材内容之间的纵向、横向联系,体现学科综合。
第5条 明确教学目的,研究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第6条 准确找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并设计掌握重点、解决难点的多种方法。
第7条 认真写好教案。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第8条 做好课前准备,多方收集、整理、组织有关音响资料,自制一些必要的教具以备教学需要,拓宽教学内容。
三、上课
第9条 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精神按时上课。
第10条 围绕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因材施教,积极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设备,使课堂教学活跃、充实、明快、多样和丰满。
第11条 利用教材、生活和课堂生成的教育资源,自觉地渗透德育。
第12条 应熟练地、具有艺术感染力地进行范唱、范奏和自弹自唱。
第13条 课堂上,教师仪表端庄、大方,教学语言规范、生动、简明、具有艺术感染力。板书清楚、整齐、规范。
第14条 精心组织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行之有效的课内活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陶冶情操。
第15条 努力学习吸收先进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课外活动
第16条 积极组建歌咏、舞蹈、器乐等各种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具体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和才能。
第17条 有计划开展小型多样的艺术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18条 协助搞好本校的“艺术节”及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
五、评价
第19条 注重平时考查,及时作好记录。
第20条 学期考核在平时考查的基础上进行,考核方法多样化。
第21条 成绩的评定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水平,注重个人纵向发展状态,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学业评定采用等级制。
六、教学研究
第22条 每个教研组教学研究要制度化经常化;每位教师都要经常反思自身教学,不停留于现状,超越自我,积极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方略。积极开展叙事研究,提升自身的执教能力。
第23条 教研组每学期定一个或两个教学研究的重点(或课题)。坚持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每学期每位教师校内听课不少于10节。每次教研组活动要有详细记录。期末,由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总结。
第24条 积极开展师本教研,每位教师每月写两篇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每学期开一节教学展示课;每学期出一份试卷;每学年研究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写一篇教学研究论文(或课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