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泽中心小学美术教学常规
为了促进我校的美术教学,促使美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为更好地实施《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规范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学教研效益,根据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教学常规。
一、教学计划
第1条 在开学之前,应制订好所教年级的美术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六项内容:(1)本学期教学总任务(2)教学内容(3)教学重点难点(4)教学时数(5)教学进度(6)美术活动按排。
美术教学计划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表述。
二、备课
第2条 以个人备课为主,提倡集体备课,同一年级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一定要统一。
第3条 在教学前每位美术教师都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做到:
(1)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和教学方式;
(2)掌握教科书中的基本结构,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和教学重点、难点。
(3)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补充。
(4)根据不同课型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构思最佳教学方案。
(5)充分利用教学参考书、参考资料、教具、挂图和电教设备等。
第4条 认真编写教案,每课教案一般包括六项内容。(1)课题;(2)教学时数;(3)教学目标;(4)重点难点;(5)教具准备;(6)教学方法与过程。其中“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一定要做到精心设计。年轻的美术教师要求写详案。
三、课堂教学
第5条 按时上下课,充分利用上课时间,仪表要求:衣着整洁大方,仪态亲切自然,举止文明协调;语言要求:使用普通话,语言生动、流畅、精炼。板书要求:字体规范、笔迹清晰,范画规范。
第6条 教学目标掌握适当,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疑点处理恰当;遵循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精讲善练的原则;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善于选择典型,以点带面。
第7条 美术课是一门技能性非常强的学科,在美术教学中,一定要记住“言传身教”。这个“身教”就是要当堂课示范,正确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8条 在欣赏课的教学中,要正确运用直观教具,利用多媒体技术及网络资源,加深学生的直接印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9条 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特点,自觉运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
四、课外活动
第10条 课后写好教学札记,及时记录心得体会,以便积累教学经验。
第11条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要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
课外美术活动的形式有:
建立不同形式的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定时、定期加强技能训练。
开展普及性的美术活动,如:举办各种美术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环境美化,协助学校开展宣传活动,参观美术展览,举办书画展览等。
第12条 要从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美,不仅在课内,更要在课外, 如利用远足等机会,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写生活动,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组织写生时,要时时注意安全教育。
第13条 组织学生踊跃参加县、市、省以及全国性的书画展览和比赛,让课堂教学的成果显现于校内外。
四、学业评价
第14条 美术作业一般要求在课内完成,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及时讲评,帮助学生分析成功与失误的原因。
第15条 学业考核应以平时考查为主,同时要进行学期考试,主要看学生对教学目的、要求的理解程度和达到的水平,学业成绩总的来说可分为三档:
及格:美术作业基本达到要求;优秀:美术作业超标准完成;不及格:达不到要求。
第16条 改作和考查的方式应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信心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美术是一门很有乐趣的课程。
五、教学研究
第17条 每个教研组教学研究要制度化经常化;每位教师都要经常反思自身教学,不停留于现状,超越自我,积极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方略。积极开展叙事研究,提升自身的执教能力。
第18条 教研组每学期定一个或两个教学研究的重点(或课题)。坚持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每学期每位教师校内听课不少于10节。每次教研组活动要有详细记录。期末,由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总结。
第19条 积极开展师本教研,每位教师每月写两篇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每学期开一节教学展示课;每学期出一份试卷;每学年研究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写一篇教学研究论文(或课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