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5 The Seasons PartA
——关于做好中小学衔接、改变六下英语课堂中若干教法的一些尝试
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 杨小燕
在英语学科方面,向来中、小学教师的教法存在着很大区别,所以很多学生到了初中之后很难适应那里的学习方式,如果不能很快地调整学法,不仅自己的成绩受到很大的影响,也给初中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额外负担。为了让我的学生到了初中之后能很快地适应那里的学习,从这学期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在六(1)(2)班采用初中教师的部分教法,尽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学能力。下面以6B Unit 5 The seasons为例谈谈一些尝试:
一、在预习中强化语音教学,搞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目前,牛津英语
二、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搞好教学方式方法的衔接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并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而小学英语教学中则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重形式,轻内容;(2)重乐轻教。从表面看,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热热闹闹,却忽视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思考的意识。例如,一句简单的日常用语“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就要机械地操作大半节课。为了克服训练的机械性,在这种教学中,小学教师要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是步入了初中后,学生的这种趣味性和积极性正逐步地消失,在课堂中教师也不会花很多心思放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上面。这种变化使许多学生感到较难适应。所以,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只相差一二岁,但由于处于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授课方式的区别会造成学生学习不适应的状况。因此教学方法的衔接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在这里,我不是否定小学英语教师的教法,毕竟小学生的心里年龄和自学能力还没达到让教师放手的层次,但是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已和初一学生没有太大区别,可以在教法上做一些改变,更多的放手让学生去做。例如,在6B Unit5 The Seasons A部分这节课中,我改变了以往先教授完所有知识点然后呈现课文学习的教法,而是采用直接呈现课文,先从泛读的角度让学生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然后从精读的角度讲解知识点的教法。为了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我是这样来设计教学步骤的:
1、 泛读课文,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从整体理解课文。
(1)In which city is Su Yang’s dad going to work?
(2)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autumn in
(3)What do the Americans usually do in autumn?
(4)What do the children usually do in winter in
2、听A部分两遍,根据所听内容把下列句子排序并读出来,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
(2)Ben likes making snowmen in
(3)
(4)Su Yang's father is going to
(5)People in
3、精读课文,提出问题,并交流。
4、解决知识点(包括生词、词组、语法等)
5、读熟课文。
可以看出来,以上学习课文的过程几乎靠学生自己自主学习,教师从课堂中的表演者变成了组织者。学生对于这样的学法感到很新鲜,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
三、成立四人小组,鼓励小组学习,以适应中学的教学要求
在上学期的时候,为了帮助班级中的后进生和提高我的教学效率,我在班级中成立了13个四人小组,并从每一组中选出了一位组长。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针对课文提出的五个任务我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完成,这样不仅能帮助后进生,也能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我设计了四个问题,首先四人小组成员快速地泛读(即默读)整篇课文,然后请A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其他组员如意见统一,就由B同学回答下一道问题,依此类推,让每位成员都有机会开口说话;但如意见不统一,请持有不同意见的人阐述自己的理由,一般得票数多的成员的答案是正确的,如果仍有异议,可在集体对答案的时候在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在预习中强化语音教学,想法很好,但由于班中的学生良莠不齐,存在一定的差距性,不可能人人都能熟练认读音标。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部分学生要求熟练认读,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渐渐熟练的时间,部分学生则不能强行要求必须掌握,对于实在没有能力掌握音标认读的学生来说,可以建议其配一个有发音功能的电子词典。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背后仍然少不了教师的精心准备,本节课中问题的设计应该再精细些,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本节课中还可以生成的问题有:(1)In summer, is it as hot in
三、四人小组成员的选择要适当,最好包含一个优生、两个良好生和一个学困生,以保证四人小组任务顺利、有效的进行。
四、四人小组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意外的情况发生,故教师应仔细巡视课堂,发现问题立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