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设计营造生活氛围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发布时间:2007-12-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武进嘉泽中心小学 吴列
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是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的导入如果安排设计得当,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不过语文导入教学,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此为基点,导入还要注意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这是语文导入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
《钱学森》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可或许爱国情怀离孩子们太遥远,今天当我们的许多孩子连集体荣誉感都不太强烈的时候,我们怎么向他们传递这样的民族精神呢。恰好前天我在一份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中日两国的中学生在谈论有关英雄的事,日本学生说:我们日本人是不会忘记为我们民族、国家作出过贡献的人的,就像你们的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这样的人物。谁知中国学生答:我们再也不会做他们那样的傻子了。听完后是不是感觉有些寒心呢?作为教师的我,至少不能让我的学生对民族精神、对爱国情怀如此冷漠!于是我选择了这样的开场演讲:“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许我们不会忘记刘翔身披国旗、跃上领奖台的那一幕;或许我们不会忘记女排姑娘们胜利后相拥而泣的那一幕;当雄壮的国歌声在那一刻想起时,你有没有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我知道很多时候“爱国”,两个字眼真的离我们很遥远,如果我只是空洞的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为了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我选择了联系生活实际的开场白。果然如我所料,学生的爱国情被我“煽”起来了。接着我开始“说教”,“当一个国家强大,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才会被别的国家的人看得起┅┅”演讲在继续,我从爱国讲到了目前中国人的一些陋习,还提到了前面讲的那个故事,又讲到了目前对于日本修改教科书事件中国人和韩国人的态度问题。这样的导入虽然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我从孩子们那慷慨激昂的读书声:“我是中国人……”中感受到:这样的导入贴近生活,它不是灌输,而是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不是仅浮现于表面,而是达到了学生心灵与文本的共鸣。毫无疑问,这样的导入是成功的。
附件:
![]() ![]() |